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典型案例——产业发展篇
4月,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典型案例入选名单公布,西北工业大学18个案例成功入选,在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产业发展、人才引育、生态服务5个遴选领域实现全覆盖,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彰显。
秦科技特别推出“秦创原建设典型案例专栏”对我校典型案例进行推介,旨在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对标先进、鼓足干劲、锐意进取,更好发挥秦创原引领带动效应,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陶瓷基复合材料产业:西安鑫垚的成果转化与高质量发展之路
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鑫垚”)是在西北工业大学探索高校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的背景下,最早一批“西工大模式”成功孵化的院士技术产业化公司。张立同院士“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21项发明专利构成了公司核心源技术,在此基础上,公司在航空航天装备、半导体、汽车制动等军民领域积极布局,解决了国家多项卡脖子攻关难题,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市级技术中心、陕西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是第一批陕西省级陶瓷基复合材料“链主”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三年获中国专利银奖、军事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
源头创新高处起步,成果转化产业推广
2004年,张立同院士主持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打破该奖项连续6年的空缺。项目主要针对其科研成果在航空发动机和大型刹车装置领域的应用进行工程化/产业化研究和推进工作。
张立同院士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研究陶瓷基复合材料,经过十年艰苦攻关,突破了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20项关键技术,获授权10项国家发明专利,形成了五方面的集成创新,从而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工程化的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性能低成本制造工艺、制造设备和应用考核三个技术平台,形成了完整的材料技术体系。项目突破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可工程化制造技术,解决了工艺控制难、材料性能不稳定、工艺难以连续化和严重环境污染等制约工程化的国际性难题,使我国成为继法国之后第二个自主掌握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国家。
2011年3月,在国内成立了首个陶瓷基复合材料产业化公司—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开展陶瓷基复合材料产业化的相关工作,正式开启了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产业化的大门。
科技成果产业应用,重大项目百花齐放
随着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化的不断推进,西安鑫垚先后获得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专项“高性能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刹车和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产业化及其技术研究”项目与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在热防护领域的产业化”项目的支持。
在上述三大国家项目的支持下,西安鑫垚在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方面取得一个个的阶段性进展,在部分领域完成了工程化研究,达到了小批量甚至批量生产水平,实现了部分领域领跑,部分领域并跑,部分领域跟跑的局面。
刹车盘领域,飞机碳陶刹车盘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零星推广试用到目前的7个型号设计定型批生产、多型号完成首飞和配套研制,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一个率先使用碳陶飞机刹车盘的国家。航天防热构件方面,所研制的各种构件一再突破尺寸和应用极限,通过各种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保证了我国多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完成,实现了多个国际领先,为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方面,不断攻克技术难关,优化工艺,所研制的多个构件已通过长时间的试车考核。在其他新兴领域,如光伏电子、民用刹车等,大手笔进行研发投入,并加速进入产业化阶段。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军民融合深度推进
鉴于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金字塔尖的关键战略材料,国外一直技术封锁,张立同院士团队从一开始起就立足于自主研发,把创新放在第一位,一步步地突破各种核心技术,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目前,西安鑫垚完全实现了原材料自主可控、设备自主可控、技术自主可控,保证完成国家各项任务的下达,保障新兴领域和市场的产品需求。
鉴于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军民两用特性,西安鑫垚结合国家政策,利用军民技术结合的优势和民营企业的体制优势,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抓住国防军工科研生产体制改革的机遇,立足为国防军工行业配套,同时抓住光伏电子和高性能刹车等领域自身升级换代对先进技术和高性能碳陶的需求,实现民用领域的产业化与拓展,实现军民深度融合。
近年来,西安鑫垚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防重点工程及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力争成为中国碳陶材料高端产品及规模化生产的首选供应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碳陶行业领导者。
(来源:秦科技 审核:台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