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成果转化 > 企业巡礼 > 企业动态 > 正文

陕西华秦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折生阳:肩负时代使命,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10 点击数:

为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知名民企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大会近日在西安召开。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家、专家学者与商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时代机遇、共探发展路径。

大会现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燕,陕西华秦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折生阳,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行长谢志斌,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董事长武文生作大会发言。他们立足企业实践,分享科技创新的突围之路、产业升级的探索之策,展现了民营企业在关键技术突破、产学研融合、数字化转型中的硬核实力与担当,以创新谋发展、以实干践使命的紧迫感与责任感,投身科技强国建设,为实现2035年宏伟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民企力量。

作为扎根陕西多年的民营科技企业代表,华秦科技始终聚焦航空航天特种功能材料、增材制造、新能源等需长期创新攻坚的领域,以“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为方向,深耕核心技术、布局新兴赛道,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在突破“卡脖子”技术上,华秦科技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自主研发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承担近二百项科研项目,为数十项大国重器提供配套支持,以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筑牢安全发展根基。

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依托铂力特推动增材制造升级,将3D打印从“制造”推向“智造”,深度参与航空航天、信息电子、医疗齿科等领域革新,助力其成长为增材制造产业链龙头企业。

在响应“双碳”目标上,华秦新能源前瞻布局绿色能源赛道,在榆林建成年产四万吨氢气的氢能产业园,探索风、光电能制氢创新应用,为低碳零碳化工与重卡短倒运输奠定基础。

同时,企业深化产学研协同,持续创造新技术新产业。与中国航发集团所属企业合作,承担高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核心部件智能制造,提升下一代装备制造能力;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董绍明院士团队,研发陶瓷基复合材料零部件,成功替代传统高温合金结构件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实现“减重、提效、延寿”,适配我国商用大飞机发动机需求,成为航空发动机发展里程碑;携手南京大学陈延峰教授团队,研发光声超材料结构件,解决工业机器、飞机、高铁等装备降噪难题,助力国防建设与城市环境优化。

国家鼓励创新、扶持民营经济的举措,更让企业步履坚定。陕西省委、省政府打造的“秦创原”创新平台、产学研三项改革、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等政策,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肥沃土壤。

面向未来,华秦科技将继续以创新为笔、实业为纸,坚守“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定力,坚持开放合作、共建创新生态,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产业共赢。为谱写陕西新篇章,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民营科技企业力量。


陕西华秦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2022年3月7日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是企业与高校“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典范。公司主要从事特种功能材料,包括隐身材料、伪装材料及防护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中高温隐身材料领域技术优势明显,产业化成果突出,核心技术成果先后获得“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与“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伪装材料解决了全时段、全天候、多波段伪装的问题,在国内伪装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  审核:台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