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日,《中国教育报》推出“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上下篇观察报道,分别以“如何答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关键题’”“如何破解高校‘不会转’难题”深度报道了我校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教育报》“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上下篇
如何答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关键题”
——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观察(上)
01.
“不敢转”困境如何跨越?
聚焦关键环节,创新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
“陕西省要求,以作价入股等方式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形成国有资产的减持、转让、减值等处置,由改革单位自主决定,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范围。同时要求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采取‘赋权+现金’‘赋权+约定收益’等方式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全部赋予成果完成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在西北工业大学资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符新伟看来,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是“三项改革”中最关键的一项,改革解决了职务科技成果管理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要求之间的矛盾,解决了科研人员“不敢转”的问题,是职务科技成果方面体制性的变革。
02.
“不好转”难题如何破解?
提供全链条支撑,营造有组织转化生态
“有组织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是为企业不同成长阶段提供不同的服务,让成果转化不再是散兵游勇、单打独斗。”符新伟说,要分类推进,对成熟度较高的成果,量身定制转化方式,实现择优尽转。对前期成果,重点加强项目、平台和人才的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此外,还要聚焦投后赋能,运用投行思维为成果转化企业“背书”,为企业提供资源、政策和投融资对接等持续服务。
03.
“不想转”心态如何化解
改革评价体系,重新定义科学家的价值
“成果转化后的系列成果和两轮融资,让我顺利评上了副研究员,而改革之前,这是从未有过先例的。”董素艳是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的教师,主要从事工业仿真设计研究。
2020年,董素艳团队将软件著作权作价成立了西安流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3月,公司获得了创新工场2500万元投资。2021年底,研究团队获得当年秦创原·沣东杯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2年8月公司又获得同创伟业2500万元第二轮投资。
然而,因长期从事工程应用及转化工作,高水平理论文章发表不足,董素艳的专业职称一直没有着落。
转机发生在2022年,西北工业大学出台了《西北工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2022版)》,增设科技成果转化职称系列,实行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从经济和社会效益两个维度,设置了“以知识产权转让、实施许可或作价投资金额”等6项代表性成果,满足其中1项即可申报晋升高级职称,从而让真正有作为、有贡献的技术转移人才“名利双收”。董素艳成为学校这一新政的第一批受益者。
在符新伟看来,科技成果转化重新定义了高校科研的价值,牵引了科研模式的变革,让高校的科研模式更加强调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科学家研究出来的成果不再沉睡在实验室,而是要走向市场,变成产品和商品。这样也使得科学家的价值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而是扩展到了经济社会领域。”符新伟说。
如何破解高校科技成果“不会转”难题
——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观察(下)
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李贺军及其团队完成的“碳纤维增强高性能湿式摩擦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7月,该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参股企业西安博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专注于高性能摩擦材料研制生产,全力推进这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在更广领域的批量应用。
“从项目、奖补申报,到筹建中试基地,帮助我们争取订单、对接投资机构融资,技术经理人为我们提供了全流程的服务。如果没有技术经理人的全程保驾护航,项目不会这么快落地。”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李贺军院士团队成员费杰说。
01.
教授创业,难在哪里?
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人、钱、市场”缺一不可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之一,就是有组织的转化太少,教授单打独斗的现象多,所以失败的也多。”西北工业大学资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符新伟说。
在符新伟的观察中,高校教授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受制于自身精力有限,对接政府和社会资源能力不强、缺乏运营管理经验等,会导致成果转化的成功率较低或者成立的企业发展速度缓慢,无法培育形成高质量企业。
西北工业大学按照“转一批,扶一程,帮一把”的科技成果转化理念,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服务,有组织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比如,在转化阶段,根据技术成熟度、市场准入门槛等维度,为科技成果量身定制转化方式‘转一批’;之后,重点加强项目、平台和人才的校企合作‘扶一程’;转化后,帮助企业争取市场订单,为企业提供资源、政策和投融资对接‘帮一把’。”符新伟认为,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再是散兵游勇、单打独斗,而是体系化的有组织行为,从而实现成果转化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助力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
02.
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建设,行至何处?
急需专业人才畅通转化渠道
“从事成果转化的管理服务人员,大多集中在校内技术转移中心、资产公司等部门,人员基数较小且基本为事业编制人员,无法参加省市的技术经理人职称评审,高校内部也没有为这部分人员设置单独的职称系列。”符新伟建议,在高校其他专技系列(包括会计、出版编辑、医疗卫生及图书档案等类别)中设置技术经理人类别,畅通高校成果转化管理服务人员的职称晋升通道。
(来源:中国教育报 审核:王洲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