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日报》刊登专题报道《探索新模式 形成好经验“三项改革”成为高校成果转化加速器》。专访我校副校长张开富,详细解读了西工大充分发挥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形成的科技成果转化“一校”模式及成效,并对我校成果转化企业——陕西智聚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在“三项改革”政策支持下,探索转化新模式,打通由“研”到“产”的“最后一公里”进行了深入报道。
探索新模式 形成好经验
“三项改革”成为高校成果转化加速器
进一步凸显高校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
访谈嘉宾: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 张开富
我省高校以秦创原建设、“三项改革”为牵引,充分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资源禀赋,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人才培养主阵地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一批科技成果加速就地转化、孵化。
问:西北工业大学作为“三项改革”的先行探索者,形成的科技成果转化“西工大‘一校’模式”具体内容是什么?
张开富:
一是先行先试,将全部职务科技成果纳入单列管理,单独设置成果转化职称系列,探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横向结余经费出资路径,形成了更加符合成果转化规律的工作机制、评价体系和实践路径。
二是创新理念,通过“转一批”,量身定制转化方案,实现择优尽转;“扶一程”强化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帮一把”注重投后赋能,运用投行思维为成果转化企业“背书”。
三是贯通“三条链路”,通过机构改革,构建以科技园为核心的转化体系,首创科技成果从知识产权形态到形成股权发展壮大的贯通式管理模式。科技园通过打造专业化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小试中试基地等,实现技术、平台、服务三条链路的贯通,助力成果转化跨越“死亡之谷”。
问:学校的“一校”模式实施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开富:
一是大批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学校将336项专利技术作价5.59亿元,作价投资金额连续3年排名全国高校前10,吸引社会资本32.09亿元,新增成果转化企业63家,其中22家企业市场估值超亿元,有2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二是成果转化企业有力支撑了我省产业链创新发展。在陕先后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12家,其中无人机、陶瓷基复合材料和增材制造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几乎全部为学校成果转化企业。
三是成果转化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反哺作用持续增强。通过“三项改革”,学校营造了师生共创、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学校也因在探索“三项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效显著,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紧密连接创新链上下游
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智聚新材总经理陈妍慧(中)指导学生做实验。
陕西智聚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聚新材”)是一家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先进高分子材料方向科技成果转化组建的创新平台公司,也是西北工业大学“三项改革”政策支持下成立的一家创新型科技企业。
“以往成果转化项目转化的多是单一成果,而我们团队转化的成果是多个项目的集成包,通过智聚新材进行中试的熟化与孵化,从而保障最终产业化的实现。”2024年12月23日,智聚新材总经理陈妍慧说,“这填补了全省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的空白。”
作为“三项改革”的先行探索者,西北工业大学针对不同科研成果,采取了不同的转化模式。智聚新材的落地,就是学校的新探索。
2023年11月,学校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张秋禹领衔的特种功能与智能高分子材料团队在学校的支持下,成立智聚新材并落户彬州市新民高端能源化工园区。公司聚焦功能与智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绿色低碳先进催化材料等化工新材料方向,开展系统深入的实验室研究、中试生产及产业化应用拓展。
“要解决科研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打通由‘研’到‘产’的‘最后一公里’,就必须大力发展中试。”陈妍慧介绍,“中试是在大规模量产前的小规模试制,是化工、材料等行业的原创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重要阶段,也是针对堵点难点问题进行技术突破的关键。”
目前,智聚新材成功研发了多种有机热管理材料,填补了国内高端有机热管理材料的空白,并集成了高效热管理模块,产品已在航天、激光、雷达行业应用。
(来源:陕西日报 审核:王洲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