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陕西日报》04版:深化“三个年”活动 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专题刊发题为《依托高校丰富资源,陕西推动产学研用融合,校地企协同发展——让科技创新策源地活力迸发》的文章,报道我校副校长张开富采访,介绍了在“三项改革”背景下西工大“一校”模式及由学校牵头建设的西北首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的相关情况。

↓↓↓相关报道如下↓↓↓
依托高校丰富资源,陕西推动产学研用融合,校地企协同发展——让科技创新策源地活力迸发
创新模式
让“四链”深度融合
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西北工业大学先行探索,以“三项改革”牵引科技成果转化,通过“转一批”“扶一程”“帮一把”推进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以科技园为核心的转化体系,形成别具特色的西工大“一校”模式。
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开富介绍:“在‘一校’模式的引领下,我校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连续两年获金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二;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金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三。学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所有工科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学校累计获得成果转化收益30.77亿元,继续‘反哺’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引育、学科建设。”
西工大“一校”模式只是陕西高校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的缩影。
......
近年来,陕西高校借鉴省内外的好做法,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形成符合“四链”深度融合的高等教育新模式,助力全省科技人才培养。
协同共建
打造科研新模式
西北工业大学牵头建设西北首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加快推进全省国家大学科技园重组重塑;
......
科技创新需要多方力量支持。如今的三秦大地上,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人聚在一起,共同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大增量”。
“我们还面向主导产业和前沿科技,建设9个省级未来技术学院和26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支持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3所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名单,打造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示范区’。”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朱晓冬说。
围绕省重点产业链和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省教育厅对应梳理编制重点产业链高校创新平台团队对接耦合图谱,初步梳理科研平台团队442个,同步整合全省高校优势资源,推动组建一批重点产业链创新联盟,探索建立企业主导、高校策源、学科支撑、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协同新机制,现已制定数控机床、半导体等9条产业链联盟建设方案。
“接下来,我们将聚焦聚力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以更大力度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加强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推动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变革,强化校企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在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教育力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树声表示。
(来源:陕西日报 审核:台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