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单位新闻 > 正文
单位新闻

中关村成果转化50人论坛|媒体关注我校相关工作

发布时间:2025-04-16 点击数:

中关村成果转化50人论坛成功举办,活动由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协作机制主办,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北京中关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承办。

论坛现场

在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西北工业大学资产公司董事长、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符新伟以《高校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结合西北工业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实践,谈了自己的看法。

↓↓↓详细观点请点击以下文章链接↓↓↓

undefined

《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丨符新伟:高校要构建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在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针对“高校如何转化科技成果”话题,符新伟认为,应积极推动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并与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形成呼应,要勇于啃“硬骨头”;成果转化方式不宜“一刀切”,应因地制宜。

媒体关注

中关村成果转化50人论坛成功举办后,引起各方广泛关注,不少媒体对现场情况及符新伟报告内容进行报道。

新华网

3月29日,新华网刊发题为《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举办》的文章,介绍论坛举办的整体情况。

中国青年报

4月14日,《中国青年报》第08版:科技·创新刊发题为《既要“转”起来,又要“转”得好——跨越“死亡谷” 科技成果“转”机在哪》的文章,从科技成果转化“死亡谷”角度报道符新伟的相关观点。

科技成果转化为何遭遇“死亡谷”

西北工业大学资产公司董事长、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符新伟提到,对高校院所来说,职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存在分离的实际情况,这也是造成现在成果转化“乱象丛生”的原因之一。

他解释,成果完成人对成果的使用、处置,都具有相对话语权,但成果的所有权属于高校院所,要按照国有资产进行管理,这一对矛盾关系造成了成果转化的痛点,成果完成人更愿意选择转让、许可等相对简单且风险较低的转化方式,导致有组织的转化无法有效开展。

符新伟建议,亟需按照成果转化的规律,制定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具体操作路径。同时,坚持做有组织的转化,在转化方式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坚持最适合原则,不宜一刀切。

陕西日报

3月30日,《陕西日报》02版要闻刊发题为《中关村论坛期间,陕西专家共话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文章,就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培养对符新伟进行专题采访。

记者:作为西工大的老师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您在此次论坛的平行论坛上就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培养进行了哪些分享?

符新伟:高校不仅是科技创新策源地,也是培养科学家、工程师的重要摇篮之一。我在平行论坛上作了题为《高校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向大家介绍了西工大作为陕西先行试点高校,探索实施以“三项改革”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激励科技人才不断创新的相关经验。

国家大学科技园始终将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有机结合,建立了职务科技成果全流程贯通式管理体系,探索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实现人才、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注入强劲动能。在论坛后的圆桌会议上,我与相关专家分享了学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反哺“总师型”人才培养的相关举措。不少专家学者在会后和我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4月14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第A11版:成果转化刊发题为《多维突破,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文章,针对“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对符新伟的观点进行报道。

西北工业大学资产公司董事长、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符新伟介绍说,该校采用“有组织的转化”模式,近3年成功转化了800余项专利,并孵化企业60家,其资产公司建立的全流程管理体系使成果转化成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应通过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和优化激励机制,推动成果转化更加有序。”符新伟说。


除以上媒体外,另有中国新闻网、光明网、京报网(北京日报)、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中关村成果转化50人论坛及专家论点进行报道,同时引发了秋凡科转、技术转移研究院、高校成果转化等领域内自媒体热议。


(来源: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新华网、陕西日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青年报  审核:台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