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单位新闻 > 正文
单位新闻

爱国主义教育丨阅兵背后的家国记忆与青年责任

发布时间:2025-09-28 点击数:

2025年9月26日下午,资产公司党委联合材料学院党委、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党委共同举办爱国主义教育专场报告会。报告会特邀深圳研究院职工、2025九三阅兵女民兵方队队员马晓淳分享受阅经历。报告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资产公司、科技园、异地创新机构、材料学院、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有关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报告会由资产公司党委副书记田建昌主持。报告会同时邀请1999年国庆阅兵空军徒步方队队员、现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副书记徐晓峰,向师生分享不同时代亲历阅兵的难忘经历。

马晓淳以《“向右看”的信仰和“向前看”的担当》为主题,向师生们生动分享了自己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的民兵方队队员的经历。在七个月的封闭式、高强度训练的过程中,马晓淳与队员们一起经历了体能、意志和团队协作的极限考验。为了站上阅兵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马晓淳与队员们从个人训练到团队配合竭尽所能、力求完美,最终她们向全世界展现出了中国女民兵的飒爽英姿。经历阅兵场上神圣庄严的时刻,马晓淳深刻感受到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内涵。步伐一致向前迈进、精准配合展现凛凛威风,撼人心魄的场景背后,是无数家庭的默默支持,更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力量的体现。她说:“‘向右看’不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信仰,它代表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正因内心时刻装着党和国家,装着人民群众,装着家国情怀,才锻造了他们的钢铁意志。

穿上戎装,马晓淳与无数战友一起扛起了新时代中国民兵的使命责任。脱下军衣,她们又化身为万千岗位上奋斗的人民。作为深圳研究院的一名教职工,马晓淳始终不忘中国军人的忠诚与担当。她提出:“‘向前看’意味着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创新,敢于突破。”马晓淳鼓励师生们要传承信仰、勇担使命,将责任担当融入日常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停奋斗。

徐晓峰分享了自己参加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的经历和自己观看今年九三阅兵的心得。他以《一次受阅一生受益》为主题带大家回顾了1999年大阅兵的盛况。作为空军方队受阅队员,他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通过分享训练时的一件件事迹,徐晓峰让师生们更加深刻感知到中国军人不屈的意志,艰辛困苦从不会让他们怯步,反而磨砺了坚强的意志,锻造了不屈的品格。徐晓峰还通过1999年阅兵与2025年阅兵的比对,向大家解说了在不同时代下党和人民有着不同的需求,阅兵场上也有着不同的要求。通过这些变化与发展,大家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祖国日渐强盛的发展与进步。

徐晓峰讲到,在阅兵场上除了正式受阅的队员亦有替补队员与他们一起全程受训,这种在背后默默付出彰显自身价值的“备份情结”也令他受益无穷。他这种“备份”态度不仅让他拥有了更坚强的韧劲与淡定的心态,更让他能够正确面对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让自己逐渐拥有了机要管理岗位所需的责任心、细心、耐心和平常心。“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他指出任何岗位都有它的价值,每个人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

随后的互动环节,徐晓峰、马晓淳邀请师生体验操练动作,感受训练强度及乐趣。同时,耐心解答了现场师生们感兴趣的问题。

本次报告会用中国军人的忠诚与担当,带师生们重温阅兵背后的家国记忆,令大家对“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激励了正当青春的学生们奋发图强求发展的决心,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奋斗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与学习,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不忘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责。


(撰稿:杨意璇  审核:张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