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单位新闻 > 正文
单位新闻

央视《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专题报道我校“三项改革”成果

发布时间:2025-10-09 点击数:

10月6日,央视《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专题报道中,对我校“十四五”期间开展的以“三项改革”为牵引的科技成果转化成效进行了展现,重点报道了成果转化企业欧卡智舶和因诺科技的发展成效。具体内容如下。


为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陕西在“十四五”期间进行了一场名为“三项改革”的深刻变革,将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不仅体现了“大国重器”的筋骨里,更融入“民生日用”的血管中。现在,让我们跟随总台记者走访三秦大地,阅览这份科技改革的硬核答卷。

陕西科创的源动力,不仅来自于其作为科教大省的深厚底蕴,更源于一场深刻的科技体制改革。2021年,陕西省启动了“三项改革”,其作用就像“红娘”,为科研成果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一方面放开了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权限,另一方面与对口企业提供资金、场地等支持,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飞向“生产线”,从而破解了“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的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总台记者甘轲晗:我现在是来到了西安护城河的一条游船上,不过这艘船可不一般,它是一条L4级无人驾驶的智能航船,身上装满了许多科技装备,不用人盯着,它自己就能按点行走、转弯、掉头,还会躲避障碍物,让游客尽享“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意体验。

这家专注于水面无人驾驶核心技术的企业(欧卡智舶),近年来通过三项改革,得到了在大唐芙蓉园、护城河等多类型水域场景下进行技术试验的政策支持,其自主研制的船舶智驾系统在全球自动驾驶顶级赛事中跻身前三,标志着中国智能船舶技术正式加入全球引领者行列。

水上有无人船,天上有无人机。这支由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培育的科研团队(因诺科技)积极推进“无人机+AI”的创新场景应用,掌握280多项核心专利,突破高集成度智能无人机与高可靠无人机库技术,填补了国内决策型无人值守系统应用的空白。

从搭建神经与硅基“思维之桥”的脑机接口、到能在复杂的空中环境中精准作业的仿生飞行器;从镌刻科技时间坐标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到劈开微观世界迷雾的亚洲首个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在“三项改革”的牵引下,陕西于“十四五”期间以创新驱动发展格局,一批批重大项目、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取得突破进展。

据悉,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作为“三项改革”的先行探索地,持续推动“三项改革”向纵深发展,以“三个一”推进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贯通“三条链路”,构建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转化体系,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一校”模式。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先后6次到学校调研指导“三项改革”工作,亲自部署推进全省复制推广学校“三项改革”经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有关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部署更加坚定了学校进一步深入推进“三项改革”的信心,先行探索的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获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肯定。学校也因探索“三项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成为受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的唯一高校。

欧卡智舶2020年入驻工大翱翔众创空间,2021年入驻工大飞天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国内领先的水面无人驾驶核心系统提供商及行业赋能者产品线覆盖无人驾驶环卫船、智能载人游船等整船产品,并研制出智舶无人驾驶系统可为新行业应用水面无人驾驶技术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目前已落地10个国家的120+水域,是行业内落地数最多、无人驾驶里程数最长,并拥有全球首个水面无人驾驶数据集和水面垃圾样本数据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欧卡智舶已完成上千艘无人船批量化落地作业成为民用无人船准独角兽企业。

因诺科技是依托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呼卫军科研团队智能协同GNC技术转化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领先的军民行业空基一体化飞行机器人数字化设备及专业解决方案供应商、行业引领者,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陕西省“瞪羚企业”。自成立以来,因诺科技在能源、军工、智慧城市等行业取得丰硕成果,油气巡检市场份额位居首位,累计巡检里程超300万公里,无飞行事故。拥有超400T业内最大巡检管网数据库,年产值近4亿元;拥有近300余项核心专利和国家管网最高级别运维四星认证(全国仅两家)、双软资质、HSE证书、国标/国军标质量资质、军工二级保密资质、武器承制资格、测绘乙级资质,获批建设陕西省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空基机器人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等。目前,企业融资超2亿元,估值15亿元。


(来源:学校党委宣传部 审核:马西平、台炳龙)